安平追想曲的故事

2009123110:00


「安平追想曲」 歌詞 作曲:許石 / 作詞:陳達儒
身穿花紅長洋裝 風吹金髮思情郎
想郎船何往 音信全無通 伊是行船遇風浪
放阮情難忘 心情無地講 想思寄著海邊風
海風無情笑阮憨 啊~ 不知初戀心茫茫
想思情郎想自己 不知爹親二十年
思念想欲見 只有金十字 給阮母親做遺記
放阮私生兒 聽母初講起 愈想不幸愈哀悲
到底現在生也死 啊~ 伊是荷蘭的船醫
想起母子的運命 心肝想爹也怨爹
別人有爹疼 阮是母親晟 今日青春孤單影
全望多情兄 望兄的船隻 早日回歸安平城
安平純情金小姐 啊~ 等你入港銅鑼聲

碎心戀曲的追想,在台南安平港邊,可嘆的情愛成了永遠的傳說,純樸的古城增添了一頁異國戀人相愛但不能攜手偕老的遺憾。《安平追想曲》的故事後世傳頌了一個半世紀,它真有其事,依舊美麗而哀愁。

台南安平文史工作者證實,時間在十九世紀末,大清同治四年(1865年)一月一日,安平因為天津條約而開港通商。一位安平洋行買辦的女兒與荷蘭船醫發生戀情,可惜因為民風保守的長輩不贊成,這少見的異國婚姻不能正式公開,在得不到親友的祝福下,私生了女孩,船醫最後回去遙遠的國度,留下母女二人,經過約30年,正在台灣將成為日本殖民地的前夕,金髪的女兒,巧的是也戀上了來自異國的船長,兩代人都是難以圓夢的苦戀,女兒的愛人在一次出海遠航,遇上船難而不再返回,純情的金小姐日日在港邊等待伊人的歸來。

 "安平追想曲"是1951年詞人陳達儒與作曲家許石的作品。許多人以為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荷據時期,因歌詞中的父親是荷蘭的船醫,其實沒有這麼古遠,故事萌生在1865年到1895年(日本領台)之間的通商頻繁的台南安平港。這首歌的內容取材非常特別,即使在全世界的歌謠來說也極其少有。




許石著名的作品還有「鑼聲若響」、「夜半路燈」、「漂亮你一人」、「初戀日記」、「風雨夜曲」等,以小步舞曲的調子譜成的安平追想曲,先是沒有歌詞。許石請台南文人許丙丁填詞,但許丙丁卻推薦台北的名詞人陳達儒先生代勞,當時(1951年,民國40年)許石要求填詞不能改變原曲的旋律及節奏,因此填詞人頗覺困難,陳達儒才氣雖高也未能立即完稿。幾乎就要放棄,幾個月後陳達儒在過年時和太太回到台南娘家,在西門圓環寶美樓與友人聚會,酒席間聽到女侍者講起安平金小姐的故事,引發了靈感於是實地到安平查訪這段傳奇,可惜所得資料不多,但也查到疑似金小姐的墳墓,他因此苦戀的故事深受感動,很快地完成了安平追想曲的填詞,寫下這一段兩代女人異國之戀。

 同年,該歌曲經由許石以舉辦作品公開發表會發表,因題材新穎,歌詞曲調簡易,頗受歡迎。隨後由自身創辦的中國唱片公司(後改名"大王"唱片公司)收錄出版,首度演唱者為鍾瑛。之後陸續又有劉福助,陳芬蘭等人演唱過。鄧麗君、鳳飛飛以及張清芳及江蕙也分別於1980年代至2000年代收入她們的專輯裡。

 這裡首推鄧麗君所唱的安平追想曲,她的閩南語歌,在早期都由「麗風」與「海山」灌錄,鄧麗君父親是河北籍,母親是山東人,但她的閩南語歌聽起來咬字大體標準。鄧麗君在唱這首安平追想曲時,應該刻意勤練過閩南語的正確發音,此曲錄製水準頗高,配上鄧麗君獨特的唱腔,樂器上平衡的撘配,曲調雖是輕快的小步舞曲,歌詞內容卻充滿悲愁,使得這首歌的美感柔中帶剛,而她恰到好處的小顫音風格,一長聲啊的嘆息,牽動著更覺悠長的淒美愁思。這首歌也曾由慎芝女士填上國語歌詞,歌名叫"一曲相思唱不完", 由余天主唱。「安平追想曲」流行到香港時,被改編為粵語版的「離別的叮嚀」。

 以下順序介紹鄧麗君版本,江惠版本及楊貴媚版本,還有張偉文的粵語版,各有特色,但我獨愛鄧麗君所唱的。



江惠 唱


楊貴媚 唱
 

張偉文 粵語版 - 離別再叮嚀




劉君兒 離別的叮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