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古琴曲-瀟湘水雲

2009101210:00


 《瀟湘水雲》是中國古琴十大名曲之一,南宋著名古琴家、古琴浙派創始人郭沔(字楚望)所作。時當中原板盪金兵長驅入宋,後來朝廷只得偏安於江南一隅,郭楚望移居於湖南寧遠九嶷山下(瀟水自九嶷山流過),一日泛舟瀟、湘二水,遠望雲水奔騰,九嶷山為雲水所蔽,不禁聯想到當時國勢傾頹,有如九嶷山之雲遮霧繞不見青翠,於是作曲《瀟湘水雲》,借水光雲影以抒發抑鬱。

 《瀟湘水雲》曲譜最早見於明代的《神奇秘譜》,共分十段:一、洞庭煙雨; 二、江漢舒晴; 三、天光雲影; 四、水接天隅; 五、浪捲雲飛; 六、風起雲湧; 七、水天一碧; 八、寒江月冷; 九、萬里澄波;十、影涵萬象。此曲流傳至後世,有多種譜本,結構也有一些變化,現流行的是十八段曲加一尾聲。
 



 《神奇秘譜》云:「是曲者,楚望先生郭沔所製。先生永嘉人,每欲望九嶷為瀟湘之雲所蔽,以寓惓惓之意也。然水雲之為曲,有悠揚自得之趣,水光雲影之興;更有滿頭風雨,一簑江表,扁舟五湖之志。」 瀟湘水雲者,蕤賓調也,即緊五絃一律。《五知齋琴譜》者,內有「水雲」一曲,就是通行至今的這一支名列中國十大琴曲之一的名曲。這支曲子以吟猱綽注之法為演奏主要技巧,用泛音表現雲水蒼茫的凝思;鼓琴之餘音裊裊,營造自然靈空的意境;通過輕重與強弱對比透出撫弦吟揉的淒楚意境。

 全曲氣氛迷漫雲水掩映煙波浩瀚的景象,抒發了作者對山河破碎國事飄零的感慨和蕩氣迴腸的愛國熱情。整支曲子的結構嚴謹,表現出的曲意清微澹遠,因而為古琴知音者所愛好而傳世不衰。

曲子甫一展開即見碧波蕩漾、煙霧繚繞的意境。第二段起,轉而揭示作者抑鬱、憂慮的內心世界。第四段層層遞升的渾厚旋律,以吟揉技巧展示了雲水奔騰的畫面,打破前面曲段的壓抑氣氛,表現了作者郭楚望翻滾的思緒。而第五段,第一句的旋律有欲起先伏之妙。第八段,再現了第四段的水雲聲,但情緒更為奔騰激越、熱情奔放。接下來第九、十、十一,三段一氣呵成,躍動著全曲的最高潮的一段,以第五段時的前二樂句為為基礎音移高八度展開了高、低音區大幅的跳動,接著按音、泛音、散音音色巧妙的組合,交織成一幅天光雲影、氣象萬千的圖畫,表現了作者遙望祖國(宋朝)山河的熱愛之情。第十七、十八段是結尾部份,音樂轉入低音區,旋律上行又回折。最後再現的「水雲聲」,只是一種無力的餘波,流露出作者內心無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