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03A - 欣賞蘭亭集序

2009060310:00

   

 西元353年,距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東晉晉穆帝永和九年的一個即將夏天的晚春時節,大書法家王羲之與孫統承、謝安等41位雅士在會稽山陰召開蘭亭集會,辦一場"春天吶喊"聯吟活動,當天作詩賦37篇,日後收輯一冊編為《蘭亭詩》。《蘭亭集序》是王羲之為《蘭亭詩》寫的序言。

 王羲之選用貴重的鼠鬚筆和蠶繭紙(即絲綢宣紙),開章就揮灑出一片盛況風光,敘述會場環境的優美 - “茂林修竹、清流急湍”,“天朗氣清,惠風和暢”。高山流水陪伴下,年長年輕的文友們齊聚一堂,利用竹林間的彎曲小溪,斜坡上書僮們斟好一杯杯的酒,順流而下,朋友們盡情取用,一口酒一句詩即興應對,其樂無比。

心情一如當日天氣晴朗,感官敞開體會大自然的美,細微說著寫著,語調轉而悲傷慨嘆,但是他並不因為感懷“人生無常”而放浪形骸“及時行樂”,對莊子人生哲學的觀點:“一死生、齊彭殤”修仙玄學有所覺悟以為荒謬,深切感受時間的流逝不居,於寄情文章興嘆世事的心聲,後之視今就如今之視昔,時空轉換一批新人罷了,感嘆不會是古今逈異,現存的這批人凋零銷化,多年以後,再看這篇文章時,就可以了解今日的傷感不是粗淺浮誇,後來者也只能像我等一樣,平常心看待那光陰摧人老朽,實屬無奈。

這篇文章語言抒發流暢,沒有過份的辭藻修飾,駢散靈活,氣勢滂薄,真是千古名作。 全文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絃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 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託,放浪形骸 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於所遇,暫得於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 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係之矣。向之所欣,俛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 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於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後之覽者,亦將有感於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