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01A - 關於<宋江傳>

2012040100:52
網路上找到<宋江傳>一文, 不知此文真偽?
貼上來分享好友, 不妨考證看看。

宋江傳
《宋江傳》作者山東濟南人,佚名。其創作年代不詳。其他著作亦不詳。始見於市井民間筆記,流傳甚少。與傳說有雷同,亦有不同,可與正史對照閱讀。

【宋江傳全文】
宋江山東鄆城人,人稱呼保義。江行俠仗義,有過人之才。其生卒年月、身世、子嗣皆不詳。北宋宣和初,江揭竿起兵於京東西路東平府水泊梁山一帶,剽略山東一路,州縣大震,吏多逃匿。曾犯沂州受挫,北走龜、蒙間。後肆行莫之禦,既轉掠京東,徑取沭陽。初稱山東盜,後遊擊於青、齊、單、濮間。
宋江舉義後,徽宗知江豪傑,早有招降之心,宣和元年十二月,曾下詔“招撫山東盜宋江”。豪州知州候蒙上書徽宗:“江以三十六人橫行齊、魏,官軍數萬無敢抗者,其才必過人。今青溪盜起,不若赦江,使討方臘以自贖。”帝曰:“蒙居外不忘君,忠臣也。”遂命候蒙知東平府,結果未赴任而卒,這次招安動議不知結⋯⋯
果。宣和三年二月, 宋江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帝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至此宋江所部被招安。
宋江招安於朝,所部三十六頭領皆封官拜爵。宋吏部侍郎李若水有《捕盜偶成》詩為證,詩曰:“去年宋江起山東,白晝橫戈犯城郭。殺人紛紛剪草如,九重聞之慘不樂。大書黃紙飛敕來,三十六人同拜爵。獰卒肥驂意氣驕,士女駢觀猶驚諤。…”可見宋江起義震驚朝野,慷慨悲歌。一時街談話議,事跡不脛而走。
宋江被招安後,確參加了征方臘的戰爭。時方臘反睦州,陷溫、臺、婺、處、杭、秀等州,東南震動。以貫為江浙宣撫使,領劉延慶、劉光世、辛興宗、宋江等軍二十余萬往討之。宣和三年六月辛醜,辛興宗與宋江破賊上苑洞。擒其偽將相,獻俘闕下。此後,宋江及其所部事跡於史無載,不知所終。
李若水所作《捕盜偶成》,可證史實。宋江起義有三十六兄弟,信矣。南宋龔聖與曾作《宋江三十六人贊》。龔在序中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不足采著,雖有高人如李嵩傳寫,士大夫亦不見黜。余年少時壯其人,欲存之畫贊,以未見信書載事實,不敢輕寫。及異時見《東都事略·中書侍郎侯蒙傳》有疏一篇:“宋江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余然後知江輩真有聞於時者。於是即三十六人為一贊,而箴體在焉。蓋其本揆矣,將使一歸於正,義勇不相戾,此詩人忠厚之心也。余嘗以江之所為,雖不得自齒,然其識器超卓有過人者,立號既不僭侈, 名稱儼然猶循軌轍,雖托之記載可也。古稱柳盜跖為“海賊之聖”,以其守一至於極處,能出類而拔萃。若江者其殆庶幾乎!雖然,彼跖與江,與之盜名而不辭,躬履盜跡而無諱者也,豈若世之亂臣賊子,畏影而自走,所為近在一身而其禍未嘗不流四海!嗚呼,與其逢聖公之徒,孰若跖與江也!
《宋江三十六人贊》收錄於華不註山人周密《癸辛雜識》中,著錄者人品智慧,更使人不疑。嗚呼!思之,宋江水滸之史詩皆出口碑,豈是無源之水。
宋江史料記載廖若晨星,然事跡可尋端倪。其中,《折可存墓誌銘》所記最不可采信。銘中記曰:“公遂兼率三將兵。奮然先登,士皆用命,臘賊就擒,遷武節大夫。班師過國門,奉禦筆捕草寇宋江,不逾月,繼獲,遷武功大夫。”此為古今官僚沽名釣譽之言,擾亂視聽,鄙視之。據此,遂有人篡宋江二次造反之說。
潘金蓮曰:真山、真水、真好!然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問俠義之氣尚在否?


以上引文中確有提到部下三十六人等, 名未錄人名, 想是被施耐庵想作小說中之" 天罡 "三十六位, 當然得再加添地煞七十二位, 而<水滸傳>裡之天罡星玉麒麟盧俊義、天機星智多星吳用、天閒星入雲龍公孫勝等人自然是小說裡的虛構人物。最後一段"潘金蓮曰", 頗令人不解此"評文"何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