閭山派的源流與形成 摘要

2007070113:25

道教閭山派之研究()

閭山派的源流與形成  摘要                  

    作者著眼於「近年有一些道教學者呼籲‘注意道教的民間性’」,而將近年來對道教閭山派探討的一些成果作一點歸納和介紹。在閭山派源流考探的部分,從閭山派源自巫法、閭山的討論、閭山法主許九郎及閭山法的聖地

等問題漸次討論,到閭山派的形成的形成,溯及陳靖姑信仰的歷史因素、閭 山主流 夫人教由來、而確立了閭山派的傳承,最後論及閭山派遭官方禁教之後,為求生存而與佛教瑜伽法結合,形成了亦佛亦道的瑜伽教。

 

 閭山派源流考探

    道教閭山派,又稱閭山教,它有狹義和廣義兩種涵義。狹義的閭山派是指一地的道派名稱,如龍巖閭山教、臺灣閭山教等;而廣義的閭山教則不限一地或一種教派,它是各地與閭山法相關的諸多教派、教法的一種泛稱。在閭山派(或閭山教)的名義下,還有諸如夫人教、王母教、法主公教、海清教、梨園教等等名稱,可見閭山派是南方道教中的一個群體性教派,是一個具有很大包容性的一個民間派系。儘管民間各地教派傳統及科儀形式有很大的差別,但其作為閭山派而存在的基本要素是不變的,即閭山派中的閭山法、閭山派中的本山閭山、閭山派的法主許九郎、閭山派中的閭山法科,這些具有共同性的問題,是各地閭山派形成的最重要的源流問題。

()閭山派源於巫法

閭山派之初始形態為巫法,名曰‘閭山法’,至少在宋代之前已形成於閩、浙、贛之古越國舊地,是由古代巫術、巫法、巫教受道教的影響而發展起來的一支教派。至於巫法、閭山法的情況,目前所見最早著錄的是宋代白玉蟾弟子編輯的《海瓊白真人語錄》,《語錄》所引巫法之‘傳人’名字,除娑坦王、維陀始王在各地道壇祀神中罕見之外,其他如盤古王、阿修羅王、頭陀王、閭山九郎、蒙山七郎、橫山十郎、趙侯三郎、張趙二郎等均在閭山

1

 

派祀神之列,而其中的閭山九郎,就是各地閭山派之法主 許真 君。

在閩東和浙南的道壇中,一般道士的法號有兩種:一曰法號,一曰真號。  法號意義為巫,為道壇中的武教;真號意義為道,為道壇中的文教,可見其巫、道的界線尚十分明確。而龍巖道壇由於受道教影響程度較大,巫法部分深藏於儀軌之中,從而使巫道融置一處,故巫的痕跡已趨於模糊,但巫法並未消失,仍然在其‘王姥教法’中得以充分保留,形成一種‘內巫而外道’的格局。

()關於閭山之討論

1.地理上的閭山

    白玉蟾在向弟子介紹‘閭山九郎’時,說到閭山‘山在閭州’(《白玉蟾語錄》卷一)。閭州地名,據臧勵龢《中國古今地名大辭典》所說:‘閭州遼置、金廢,故治在遼寧北鎮縣東北。’而‘閭山’所在地址與‘閭州’基本相同,僅是方向略有偏差,據稱閭山‘在遼寧北鎮縣西有十裏’(同上書)。而閭山有時在科儀本中被稱為閭陽,閭陽的地理位置,大體上亦與閭州相同,但同樣有方向的偏差,為‘在今遼寧北鎮縣西南五十裏,接錦縣界’無論‘閭山’、‘閭州’、‘閭陽’,都是以閭山而得名。 遼寧之閭山(醫巫閭山),雖不否定有巫法的流行,但迄今為止,未見有與南方巫法類似的巫教形態流傳。據所知,那是滿族(歷史上的遼、金族)的發祥地,其巫法形態多為薩滿教,與南方之巫覡活動迥然有別。因而結論此‘閭山’,並非彼閭山。遼寧的閭山與南方的閭山法、閭山派基本沒有什麽聯繫。

2.閭山派中的閭山

閭山派道壇中的閭山,基本上來自民間傳說,而這種傳說的一致之處在於閭山是水底的仙境或法界,福州因陳靖姑傳說的原因,有具體的地名位置,其他各地均無確切地理概念。福州地區流行的陳靖姑傳說故事,與閭山有密切聯繫,此閭山的地點有一定的指定性。在閩東、閩北及閩西客家地區,閭山在水底的傳說並不普遍,較多的是與沉毛江有關。而沉毛江是往閭山的一道險阻,只要渡過沉毛江,就可以到達閭山。這在建陽道壇之演唱陳靖姑故事的《宗祖本》裏,在長汀、連城道壇中的道壇歌舞劇《跳海清》中都有明顯的表述。當然,沉毛江和閭山都是虛無飄渺的假設,它並不似天師道明確表明其他地域在龍虎山,而這正是巫法之神秘處。所謂閭山,不是對教法源流的發祥地之指實,而是與這位法主 許真 君的水中斬蛟傳說有關,由於其法多施於水中,故成為閭山在水底的傳說基礎。

3.閭山應是廬山

從福建民間道壇的傳說情況看,閭山應是閭山派的本山,而閭山的基本概念與江西有很大聯繫,所有閭山都與江州府相聯繫。道壇中閭山衙稱‘江州府閭山正堂’或‘江州府閭山法院’,都說明其閭山在江州府。閭山正堂也與江州一樣,均在江西南昌或九江之間。最有可能的是廬山。作者依據廬山與閭山不但在福建方言中很接近,而且在一些史誌記載,《寧洋縣誌》曹四公、張四公等人物與閭山學法的事跡可見民間所謂的閭山即為廬山。

()閭山法主許九郎

    閭山法主許遜,字敬之,號旌陽,道壇中稱許九郎,道書中稱許真君。為東晉時道士,原籍汝南,系道教人物之一。許遜被尊為閭山法主,是閩浙贛三省民間道壇的事,隨後廣東、臺灣等地亦頗流行。至於許遜之神仙傳說,除水中斬蛟外,還有方術的一面,而這方面與巫道法術關係最大。據《蜀中廣紀》卷九第十一所記,晉太康初,許遜為旌陽令。屬歲大疫,死者十七八。遜以神方拯治之。符咒所及,登時而愈。由公堂成為‘法堂’,‘江州府閭山正堂’大概既是由這種虛實參半的傳說中派生而出。在閭山派道壇中,竹與閭山法有著很重要的關係。據《道藏》所載《歷世真仙體道通鑒》所記,許遜植竹水中為民癒疾,道壇科法中竹的運用與閭山法有很大關係,而在一些典籍中,對此也有許多記述。龍巖東肖廣濟壇奉請的有‘轉魂合竹師爺蔡九郎、蔡十郎、彭八郎、江西道油茶隔口直竹師爺黎法開’(廣濟壇陳春來手抄本《大香供一宗》,頁二零)。其中的‘值竹’、‘直竹’都是許遜‘植竹’法術之變稱。閭山教道壇中的‘大幡竹’、‘神幡’、‘招魂竹’、‘閭山門’與相關都源於此。在閭山法中是道法的重要標誌。

    許遜(許九郎)與福建閭山法的關係,以及他成為閭山法主,可能還與許遜在福建之收妖除怪傳說有關。至於許遜的信仰傳說,在民間道壇中也有其來源,如建陽市童遊顯應壇道壇唱詩‘九郎法主真宗祖’中即云:九郎原是許家祖,也是江州洞底人。江西有只神仙洞,沉毛江水繞四邊。由此可知許遜的信仰在各地道壇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閭山的神聖地位

    民間道壇中,閭山的廣泛涵義除上已述之閭山法、閭山地名、閭山法主都可以以閭山稱外,閭山還有一個確切的含義即是閭山派的大本營——閭山洞府,它既是道教神聖的仙山勝境,而更重要的是閭山法傳播的中心。

1.閭山法的聖地

    閩浙贛等地閭山派道壇中,閭山道先是閭山法的聖地,明嘉靖、萬曆間吳根子集、建陽熊氏忠正堂刊本《海遊記》所記。除龍巖漳平的曹四公、張四公外,最為盛傳的是福州籍法神陳靖姑的上閭山學法傳說。在經過閭山學法之後,陳靖姑等人方成為能收妖除怪、神通廣大的閭山法神,由此可見閭山所具有的神聖地位。

2.閭山為巫法之首

    白玉蟾所說的巫法三種,閭山法、靈山法、盤古法,三種之中以閭山法最有影響,而其他靈山法(後世稱“金山科”)、盤古法(後世稱“車山科”,均被閭山法所包容。而在閭山派道壇資料中,代表巫法的應是閭山、橫山、蒙山(或“茆山”),三山之中又以閭山處主導地位,統領三山的是‘江州府閭山正堂’。在道壇中,閭山衙的名稱為‘江州府閭山正堂’,坐鎮在閭山正堂的‘師主’正是閭山法主許九郎。閭山法在橫山、茆山三者之間,居於統領的地位。

 

  閭山派的形成

    閭山派源於魏晉南北朝許遜信仰,而早期的許遜信仰實際上是江南巫系中之閩越巫法,它以江西閭山(廬山)為發祥地,並向各地傳播,形成了一個巫法體系——閭山法。教派的形成是以唐代以來福建民間女神陳靖姑信仰為依託,這一巫法與陳靖姑信仰相融合,成為具有具體社會內容和宗教功能的一支教派。教派雖然保存了一部分早期許遜信仰之內容(如斬蛇妖、治疫疾),但更多的是以閩越巫法之原始形態與民眾社會生活相關聯的內容為主軸,形成了以陳靖姑信仰為核心的新的閭山法——閭 山 夫人教(或稱王姥教),同時根據時代的需求吸納了社會流行的道教科法、佛教瑜珈宗之秘法,而成為流行於福建、浙江、江西、廣東、臺灣及湖南等地蔚為大觀的道教支派——閭山派。夫人教,即是古代巫法閭山法,它既可以是一個完整的教派,也可以是一個教派中的一種教法;人教,又稱‘師教’、‘武教’、‘法教’、‘巫教’、‘王姥教’,夫人教的法師稱師公、尪師,取法號、壇號;夫人教的教主為閭山許九郎,法主為臨 水陳 夫人(包括陳靖姑之義妹林九娘、李三娘);夫人教的罡法系承繼女巫系統、亦與古代王母信仰有關,或稱之為‘王姥行罡’,亦稱‘王姥教’;夫人教的法科以禳災保病、除煞收妖為主,被稱為‘紅事師’,又稱頭紮法冠、紅神衣而被稱為‘紅頭師’;此教派間或有為非正常死亡而做的‘破殤’法科,但不做正常死亡的功德道場;夫人教科儀中有文科,即祈福禳災性的科儀,而又必須具備武科,即上刀梯、過油火、上幡竹等武術(或法術)性科儀。王母教在福建稱‘王姥教’,‘王姥’指的也是陳靖姑和林、 李三位 夫人,道壇稱‘三王姥’。閭山教中的‘三王姥’,是王姥法事功能的三種化身,福建民間信仰神陳靖姑、林九郎、李千 金三位 夫人。這三位夫人亦即王姥的化身,三王姥是根據三位 元 夫人‘變相’後的法神,王姥教就以三夫人信仰和有關法事科儀為基礎,成為閭山法中王姥教法的核心。

()閭山派的形成

    經過唐宋兩代的文化整合,從許遜信仰到陳靖姑信仰的融合,原始巫法與民眾的社會生活相結合,出現了以陳靖姑信仰為核心的新閭山法——夫人教。但是,閭山派的道教化和佛教化,是這一教派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其實,這種因素是一場嚴酷的政治運動帶來的,是歷史賜給閭山派的一次偶然的機遇的必然結果。那就是北宋仁宗朝的一次禁巫運動的產物。當時未受打擊的道教和佛教則是他們掩護自己最好的外衣。這種尋求新的出路的形勢給巫教帶來的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傳統的巫法閭山法反而由此帶來了新的生機,閭山派因之應運而生,並風行於南方各地。浩劫後的閭山教,首先要做的事就是向道教靠攏。當時在南方流行的道教清微派、靈寶派、天心正法、五靈道法都是各地巫師首選的教派,這些我們在現代閩北閭山派道壇的清微科、龍巖閭山教道壇的‘五靈教’、福州閭山派中的淨明道科、泉州閭山派中的靈寶玄科等閭山派中保留的道教科範中都可以找到巫道合流的痕跡。明人陳鳴鶴《晉安逸誌》所載的陳靖姑信仰傳說。陳靖姑由女巫而堂而皇之成為‘女道’,其家世巫也有了‘五世好道’的歷史,而最後功成圓滿,建臨水宮,與眾弟子均‘相屬於道’了。

巫教、巫法尋求的另一條出路是與佛教瑜伽派的結合。瑜伽派原是古印度佛教的一個學派,在傳入中國後被不斷地中國化,尤其是唐宋間南傳於福建等地,與當地巫法相融合,形成了世俗化的亦佛亦道的教派瑜伽教。在宋代,閭山法已與瑜伽法有了整合的過程,並對閭山派的形成起到重要的作用。而閭山法與佛道兩種文化的融合,不但保存了閭山法,而且使閭山法發展成為蔚為大觀的閭山派,使之成為南方最有影響的民間道派。

 

 

我的問題:

 

1 台灣各地的王母娘娘信仰是否就是夫人教的流觴?

 

2 閭山派的傳承,在眾多法派衍變之下,是否在傳法的態度上,可能出現鬆

散而不嚴謹,且有更多的創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