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西古樂由《白沙細樂》、《洞經音樂》和皇經音樂組成(皇經音樂現已失傳),融入了道教法事音樂,儒教典禮音樂,甚至唐宋元的詞、曲牌音樂,形成了它獨特的靈韻,被譽為“音樂化石”。 《白沙細樂》是納西族的傳統音樂,相傳在十三世紀時元世祖忽必烈遠征大理,路過麗江時,留贈一批樂師給納西族土司木天王的,此後這古樂就在納西族流傳。“白沙”在麗江縣北部,是古代納西族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細樂”則是對這種音樂的稱呼,意指音樂雅諧和,樂曲中沒有刺耳的打擊樂和粗獷的管樂而言。《麗江縣誌》記載民間每於奠期中請樂工在靈堂奏“細樂”,是以節目單介紹白沙細樂為納西族民間大型風俗性的「安魂樂」,並指與江南絲竹、西安古樂、新疆木卡姆齊名。目前遺存在納西族民間的古樂,已無完整的《白沙細樂》樂隊,僅存少數習過部份樂章的中老年人散存於各地,在當地搜集到保存至今的曲調僅有《篤》《一封書》等十首樂曲。《洞經音樂》源於漢族的佛教和道教絲竹樂,約十五世紀傳入雲南。納西族的洞經音樂使用樂器有笛子、伯伯(蘆管)、琵琶、二簧(似京胡)、中胡、小三弦、音鑼、鈸、鈴等,音樂兼有漢族及納西族特色,用於民間婚喪活動或文人自娛。研究納西古樂的論述介紹:洞經音樂乃往日士林藉道教儀式所做的禮樂活動,兼有儒門敦睦人倫及道家頤養身心的功能,明清以來風行於中國各地文化階層。因其主要用於談演道教經典《玉清無極總真文昌大洞仙經》(簡稱洞經)而得名。是明代嘉靖年間(1522─1566)經納西族木氏土司從中原一帶引進的唐代道教經腔《廣成南韻》與宋元雅集型儒家細樂的有機結構體。
宣科的主持是納西古樂演出中不可缺的靈魂人物,他詼諧又自傲的口吻,以一種少數民族講述漢文化時沒有顧忌的開放態度,讓觀眾相當能以輕鬆學習的心情來欣賞這場嚴肅的音樂會。宣科開宗明義的介紹納西古樂屬於道教的科儀音樂,其中樂曲《八卦》,全名《紫薇八卦舞曲》,是唐玄宗開元29年2月為新建道宮「太清宮」的落成而御制的兩首法曲之一,其中一首著名的法曲《霓裳羽衣曲》,九百年前已經失傳,另外一首,就是《紫薇八卦舞曲》,現在還保存在納西古樂。在麗江的納西古樂會,固定演出的的十首樂曲中,《八卦》《十供養》《清河老人》屬於洞經音樂的「經腔」曲目,《八卦》用於「開經」,《清河老人》用於「收經」,被放在一前一後,《十供養》用於供養禮時,唱詞可隨供養品的變換而異。《浪淘沙》《水龍吟》《山坡羊》《一江風》屬於洞經音樂「細樂曲牌」,可填詞唱奏,《浪淘沙》於「十供養」禮的「香供養」時演奏,《水龍吟》於「十供養」禮的「水供養」時演奏,《山坡羊》作為起始部份的「上香迎神曲」,《一江風》作為最後部份的「送聖曲」使用。這七首洞經音樂都是樂隊齊奏,《偈子》為半唸頌的贊頌詞,唯一一首白沙細樂《篤》是竹笛獨奏曲,另外還安插納西族及藏族民歌演唱。從經常演出的節目的安排上,可以清楚這是依照道教「洞經」科儀次序進行,透過這場音樂道教的科儀的音樂,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本土宗教-道教的文化。樂聲揚起,一種神聖感的氛圍立即渲染全場,儀式化的演出,身心沐於納西古樂樸實合諧的樂音中,但覺心靈接受洗滌,而在絲竹奏鳴中昇華。
依據考證,納西古樂起源於西元14世紀,它是雲南省最為古老的音樂,也是中國或世界最古老的音樂之一。是納西族人在接受中原文明儒道文化影響下而創建的音樂藝術結晶。納西古有三個特點:一是曲目(音樂)古老,二是樂器古老,三是演奏的人老,大部分都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近年也有少數青年知識分子熱衷研習)。納西古樂500多年來久盛不衰。它莊重典雅,是一種高雅的文化藝術。它不僅深受納西族人的喜愛,而且也受到了世界許多國家的青睞欣賞。1984年由納西族的學者宣科和毅庵等古樂演奏家整理重建,成立「麗江中國大研納西古樂會」,並於1988年對外公開演出後,才逐漸為外界所知。1995年10月,麗江納西古樂隊應邀赴美國、比利時、荷蘭訪問演出,一度轟動了西歐,美國、英國、義大利等國的廣播公司在黃金時間大量播放了麗江納西古樂;荷蘭、日本等國專家或考察團還專程到麗江考察古樂,並著有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