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大陸拍的災難片 - 唐山大地震,已經先在大陸各大院線全面引爆,票房獲利可觀。當然,導演馮小剛的成功不是偶然的,他所拍的電影本來就有廣大的群眾支持,其電影藝術造詣高低與否,不必在這裡細說。這裡只是關心有關"植入式廣告"的問題。
在工商社會裡,一切生存的重心都是商業行為模式。投入生產之後就是如何促銷產品。電影免不了要以商品作思量,想拍一部在視聽上突破的電影,沒有鉅大的投資難以為功,加上觀眾的口味越來越濃,似乎只花一張電影票的錢就要得到數倍的票價,輕描淡寫、平凡影像的電影,許多人會覺得不值票價吧?所以,電影必然便發展成大型工業,想搞一部賣座的電影,最快的方式便是砸錢進去,多製作一些大場面,多弄一些驚怖的視聽效果,看電影的人"觀賞之餘"才能大呼過癮,出了電影院仍是印象深刻,三日繞樑不絕。
觀看電影的行為,也是閱讀的行為,都為了滿足想像的快意。書本給人的想像空間比較大,但有賴讀者的能力去擴充。而電影是更為具象的造夢機,它造一個擬真的夢,讓人深入其境,直到電影全片結束之時,方從夢境中返回現實,但其中情節與畫面,多少已"植入"觀眾的潛意識中,除非觀者始終心存懷疑,老是想著這不是真實的,這都是拍攝出來的,千萬不要受其"瞽惑"等等,如此一想,那就不必花錢看電影活受罪。是以電影作為載體,本身就具有許多歧義,觀者如何去分辯取其奧妙,這就是自身可以選擇的部分。
但這部災難片中出現幾處很明顯的"植入式廣告",便不得不讓人深思其兩難的問題,我還沒去看這部電影,所以還不知道所謂"植入式廣告"出現在哪些情節中,是否影響了電影中所敘述的時空情節,導演需要更多的資金所以在其作品中容納多項廣告,這實在是創作者的悲哀,雖有人力挺此片為史詩式鉅構,目前已被人明眼挑出虛偽的瑕疵,洞穿其中商業誘計,此片的成就當大打折扣,而所謂史詩鉅作或不免淪為誇大之詞。
而對於災難片,以記錄式手法創作,雖然更有真實感,但畢竟它不是真實的記錄片,只能擬真地假造出當時災難的人事物及心境,即使片中出現的苦難,也成為一種商業電影的消費,即使再冠冕堂皇說上一席人文精神的大道理,也不能遮掩其背後謀利的最大目的,這完全是因為片中強加"植入式廣告"的大缺點而被人識破。現在,我們當可判斷任何想以真實災難作為題材的電影,在人文精神上並不足取,而且,若明顯加上"植入式廣告"且被人識破的電影,豈能給予史詩電影之讚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