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509A - 母親年輕時的照片

2009050910:00

在母親節前夕,找出了這兩張照片。右一張是母親約莫二十歲左右的照片,左一張是我十一歲時和姪女在台北新北投車站前公園合照。

看這兩張相隔二十幾年的照片擺在一起,覺得感觸深刻。尤其是年幼時的我和二十年華的母親臉型和眼睛很相像,圓圓的臉以及大大的眼睛。

從讀師專開始就離開家鄉的我,十五歲以後就很少在家,五年的住宿學校加上兩年服役,再之後又有將近八年時間在他鄉服務,總共有十五年的時間長期外宿,即使回家也是作客,想想,無怪乎有位算命仙說我和雙親緣份不算深厚,直到父親過世後,需要多陪陪母親,我才從台北縣調回家鄉服務,那時我也三十歲。如果不是鐵齒,早點調回家鄉,現在也不會覺得有太多的遺憾。

在看這兩張照片的同時,我把一首舊詩翻出記憶重新閱讀幾遍:

讀這篇詩,傷感不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能如何呢?母親去世已經十四年了,年年的母親節只能在心裡頭和母親過這白色康乃馨的節日。

再見母親

快清明節了
雨比往年少
仰望藍天的
不能入睡的母親
眼裏眼外只有一片黑

靜默的黑
徘徊著兒的嘶吼
呼喚

比酒更濃稠
兒的眼窩裝載著死海
歲月的光波不能泛起
等待天使來投溺

母親 妳疼愛的兒
經過了七年
七不是吉祥的數字
在您們婚姻首度緊張時候
有了我這早熟的孩子
又一個七
趕在第二個緊張之前
他決定成爲一個詩人

就在廿一世紀的春天
隔了多少個七
我慎重地喚醒您
死海上倒掛著
深沈的天空

降落吧 活水
塵歸塵 土歸土
從未謀面的孫子
將在生命的河流中
把一切混合成徹底的潔白

那是 2001年3月27日寫就的一首詩,這一天
為母親開墓撿金。撿金客家話說 " 撿骨 " 。客家人生命禮俗,親人土葬後七年開墳撿骨,再納葬歷代祖先佳城永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