坪內逍遙 - 莎士比亞譯本藏書

2009113010:00







公認為日本戲劇之父的坪內逍遙教授,其著名的
<莎士比亞全集> 譯本於昭和八年至十年由中央公論社版印行,此套書版式為口袋本, 每兩冊為一函,有二十函,共四十冊。這套書距今已有七十年,印刷裝幀頗精美,在版權頁還有版權印花貼紙及坪內消遙著書硃印。



 在坪內消遙主持的刊物"沙翁復興"封面裡頁,還刊有當時全套譯本的預售廣告,包括精美的小書櫃,但我的收藏裡沒能收到這種附售的小書櫃,真是可惜。



 坪內逍遙(つぼうち しょうよう、1859年~1935年),原名坪內雄藏,日本劇作家、小說家、評論家、翻譯家,筆名逍遙人。生於日本美濃國(今岐阜縣)加茂郡,父親坪內平之進,住名古屋郊外。1883年東京大學文學科畢業,傾心於英國文學,熱心從事戲劇革新運動,參加日本演藝協會。1891年創辦《早稻田文學》雜誌,1899年被授予文學博士學位。他寫了日本的第一部重要的近代文學評論《小說神髓》(1885∼1886)。他於1880年代成名,一方面翻譯了司各脫、布爾沃-李頓(Bulwer-Lytton)和莎士比亞的作品,同時還著有9部長篇小說。



1885年他在長篇文藝論文《小說神髓》中提倡新的寫實主義文學,主張「小說的主腦在表達人情和世態風俗」,又說「小說的主要特徵在於傳奇性,在於對社會風俗的描寫,對人生事件的展開。」是日本第一部重要的近代文學評論集,小說(novel)一詞在日本普遍使用,來自坪內逍遙的倡始,「長篇小說」(novel)、「短篇小說」(short story)、「社會小說」、「私小說」(self-novel)、「政治小說」、「問題小說」等小說名詞常見於日本報章,並由周作人傳入中國,影響中國政治小說之發展。1909年主持成立了文藝協會的戲劇研究所,1915年專心從事翻譯「莎士比亞全集」,70歲時完成莎士比亞全40集的翻譯工作。
 坪內逍遙還致力於能劇﹑俗曲﹑外國歌劇﹑舞蹈的研究﹐提倡創造一種全新的戲劇形式──新樂劇﹐發表了論文《新樂劇論》﹐創作了新樂劇《新曲浦島》。在這部作品中﹐他汲取了傳統的長歌﹑民謠﹑謠曲﹑淨璃等民族音樂中的精華﹐同時使用多種西洋樂器﹐在音樂上有所創新。 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全譯莎士比亞劇作,坪內逍遙是其中一位。為了紀念這位日本文學界的泰斗,早稻田大學建造了一座戲劇博物館,門樓上用拉丁語寫著莎士比亞的名言︰世界就是一個大舞台。館內珍藏了世界各地的戲劇影像資料,其中收有四萬七千多張浮世繪,排在大英博物館之前,收藏的質量皆位居世界首要。

蕭乾先生在《尤里西斯》譯序中曾記述說:“ 1942年的一天,我在英國伯明翰参觀過一次莎士比亞外國譯本的展覽。在東方國家的譯本中,最輝煌、最完整的是日本坪内消遥的那套全集:劇本之外,還附有傳記、年譜、研究專集等精裝燙金數十册,真是洋洋大觀。” 本文所附照片即是此一套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