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的異想

2009041010:00

桃花源記,寫得很美。但當我想到這背後的種種推論,著實使我心驚。

嬴氏亂天紀 賢者避其世
黃綺之商山 伊人亦云逝
往跡浸復湮 來逕遂蕪廢
相命肆農耕 日入從所憩
桑竹垂餘蔭 菽稷隨時藝
春蠶收長絲 秋熟靡王稅
荒路曖交通 雞犬亙鳴吠
俎豆猶古法 衣裳無新製
童孺縱行歌 斑白歡游詣
草榮識節和 木衰知風厲
雖無紀歷志 四時自成歲
怡然有餘樂 於何勞智慧
奇蹤隱五百 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異源 旋復還幽蔽
借問遊方士 焉測塵囂外
願言躡輕風 高舉尋吾契

感慨的是桃花源避世偏處一方,不出世即好,一出世豈非證明了先人刻意隱瞞事實真相?真的是為了現在或以後的人好嗎?還是為了一己之私?害怕權力被剝奪才千方百計隱瞞真相?

起初為避秦而隱,雖然不久秦朝滅亡,接著來的是漢朝,漢朝也算是個治世朝代,但避世而居的人們,不知有漢,又過了數百年,到了魏晉之後,又是一個亂世的來到。這時才被發現的桃花源,就更不能開放了,也用不著出來了,繼續避世了得。

雖說主導桃花源人民的領導者他對當世仍有嚴重的駝鳥心態,相信在武陵人訪得桃花源時,必然知聞時代一二,但而決定繼續避世,且把被人發現的來路痕跡毀去,使後來者無跡可尋。也許是個智舉,在作者陶淵明的想法裡,他的時代也不是什麼好時代,不如這美好宜于避世隱居的聖地,永遠湮沒才好。

從而想到柏拉圖的洞窟理論,這理論是個著名的存在哲學理論,說的是一群人因為某種因素而受困在洞窟裡生存,久而久之,洞內的統治者立法不許可居民往外發展,也不允許人進入此洞。一代過了一代,就演變成了只有洞內所習見的才是真理,而洞內環境之外的一切,都是邪見異端。有一天,洞裡某一居民有了一個重大的發現,知道外頭的世界也有另一真實的存在,就算是殘酷的事實,仍不失是受困生活的突破,但主政者仍要善意隱瞞(他早就知道還有個未見的世界),只是時間久了,原是好意的隱瞞,不免就成了一種控制的手段,當時代改進到不再需要躲避的時候,如果還繼續欺騙下去,一瞞不知多少年代,再瞞即成了統治者愚民的方法,當有一天,太陽底下不再有避世隱居的需要時,難免不引起被騙者的反動。

我的這種異想,可能很煞風景,但異想是產生了,也就可以提出來分享討論。我這種想法著眼在:真相一待水落石出之曰即顯露無遺時,原來支持的群眾是不是發現了真相,會覺得不甘被騙了呢?要是,真相又比較現況還好時,難道不會轉而怪罪領導者或統治者的"好心"安排?這時,支持的民意將全然失去矣。

誰能保有千年不變的政權呢?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纔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路。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桃花源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