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527A - 政治不要談, 家族史也不必要談。

2014052707:23

140527A - 政治不要談, 家庭史也不要談。

從前, 父母總是告誡孩子, 不要管政治。
這現象已經不存在才是。因為現在沒有白色恐怖了。
現在真的是完全自由的時代了嗎?
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做的! 這是剛解嚴時普遍的心態。
但莫名其妙的被戒嚴, 則不能公開申辯。

祖父是讀漢書私塾的, 叔公則讀日本師範學校的。
曾祖父沒受過正式教育, 那一代人平民鮮少受過正式的教育。曾叔祖在1895乙未年扺抗日本人來接收台灣時, 在新埔街田心外石頭坑一帶, 以蚊帳打旋試圖拍掉倭軍的子彈, 卻目睹民主國殘軍被機關槍掃射、山砲轟炸時七零八落而極受震撼, 退敗後躲藏日軍, 終而抑鬱而逝。

祖父可能深受影響也或者多了塊反骨而對日本政權極端厭惡。青年時即在株式會社裡反對內地人而受排擠。相較之下, 他弟弟就聽話多了。是社會楷模。考進日本人設定的師範學校, 當公學校教員, 而後又和同樣出身的女教員結婚, 皇民化運動時在家鄉率先響應, 改名姓氏宮本。日本人戰敗後, 日人朋友留給他一筆可觀的土地和旅社, 自此他們就發達了。也與我們這一枝斷了關係。而祖父因為從不肯與日本人合作, 不認同日本統治的社會, 失敗徹底。1945年後的前途也沒有好轉。在1958年抱憾而終。其實他在我父親很小的時候就沒有照顧家庭了。以至於父親及姑姑們都因家貧而無人供應讀書, 姊弟等公學校皆中途輟學未得修業完了。

曾祖父對他的長子是失望透頂了。後來, 對他的聽話的小兒子也失望透頂。有一次叔公接曾祖父和曾祖母到台北撫養。那時正是皇民化運動不久, 剛好有日本內地朋友來訪, 宮本叔公和叔婆交待他們老人家在房間不要出來, 免得撞見日本內地的高級人仕(其性質像是國民政府接收台灣後來的郭某所說的高級外省人)被唾棄。因其孝順之道, 次日他們就搬回新埔, 永遠不到台北市被如此之子媳奉養。

政治不要談, 其實家族史也不必要談的。談了也只有惆悵。
我父親自然不是倍受呵護長大的, 很小就自食其力。十二歲左右支身到花蓮學洋裁、到台北做西服。
給我最多的告誡是不要談政治,更不要搞政治。還有說最多的一句話是"毋使交朋友", 意思是朋友很少是真心誠意的。真心誠意去結交朋友, 最後難免會失望。

不知道他說得對不對。但已經半百又幾年的我, 好友真的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