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617A - 龜速的理解

2009061710:00

 有三個小時左右,整個的三小時,不知道在作啥。

 原以為可以掌握一種想法,順藤摸瓜寫些片段就可以把文章給貫通,但,失敗了。新聞說有個颱風星期六要來,心裡就想著颱風怎麼來得這麼快,然後,我整理些圖片又傳到地圖來,桌上放著一本曾慶豹的書-上帝關係與言說,邁向後自由的批判神學。參照著林貝克(George A. Lindbeck)的教義的本質,我還在努力理解宗教與經驗的問題糾結,經驗-表現論模式與文化-語言學模式這兩個部分,要怎麼注入在我論文的結論裡,的確,傷腦筋囉。

 形上學的知識很抽象,這關於形而上的觀念而整合的,不是自然界經驗而來的知識,而是文化語言敘述上的知識,讓人很難掌握要旨。從我的經驗的分析中得出一個結論,原先我的領悟是,一直都受到幼年時宗教內容的影響,即使後來願意接觸各種宗教,但最終是習慣的宗教價值主導了一切,不知覺地以原先的模式再建構宗教觀,正應合了教義的本質一中的這句話:在內在經驗和外在的宗教與文化的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中,後者被看作是主導的一方,而這正是文化/或語言學分析家所贊成的。

 一整個晚上,我的思緒都在這裡打轉,按這個讀書理解的速度,算是龜速。不過,這總算是一種發現,三小時的停頓就不會是白費工夫,接下來就是發揮的時候了。想到這裡就有點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