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士:透視孤獨
Hermits:the insights of solitude
我經常重溫閱讀的一本好書
作者:Peter France/著
譯者:梁永安
出版社:立緒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15日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570411171
裝訂:平裝
叢書系列:新世紀叢書
規格:平裝 / 454頁 / 20.8*15. / 普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從來,大隱於市的隱士生活是令我嚮往的。隱士的原型在我的理想中是介於苦修士與魔法師之間的人格典型。他雖然孤獨,但這是因為社會人群對他的不理解造成的,疏離人群不是因為厭惡人群,而是因為太愛人群了,他的方式可能會讓人不願相信,就像畫家梵谷在他傳教士時期的遭遇一樣,他所幫助的人們反而認為梵谷的熱情是一種反常態的表現,而把他當成瘋子。就有這種意味,隱士選擇遠避人群,因為人群有可能無知地傷害他的慧命。
隱士對孤獨的渴望,是唯有冷靜時的智性才能夠引發自性,而不是眾人哄抬下的超脫。與其說隱士生活在孤獨當中,仍懷有一顆熱愛人群的心靈,倒不如生活在眾人之中,一顆孤獨的心靈仍充滿著無盡的希望。他忠於自己,也不看輕他人,他的靈魂就像愛默森說的那般:堅持做你自己,且不要模仿。維持著自身的獨立和個性化。
本書的作者是知名的BBC資深記者,他走訪世界各地採訪他心目中的隱士,從希臘Patmos帕特莫斯島出發,研究的向度遍及古今中外的隱士,在本書中選了八種類型或隱士作由淺入深的探討。作者認為:人對孤獨的渴望,就像人類的歷史一樣久遠,不同的時代,對這種渴望有不同的內在渴望。作者從希臘開始談起,強調社群生活的重要性,認為人的最大美德就是生活在群體之中。而蘇格拉底的主張卻為孤獨闢荒,開墾了哲學的沃土:人的行為,應該以執行自己良知的指示為依歸,而不是以獲得別人的肯定為依歸。其後接著數篇文章,談到埃及的沙漠聖父,黑森林的靈性導師,華爾騰湖畔的亨利‧梭羅,他們的行跡與思想在不同的時代的鄉野或城市,一致明徹體會了「孤獨」的價值。
他們過著簡樸的生活,追尋孤獨自持和靜觀自得,為的是是讓自己的心靈敞開拋開我執,從而提煉心靈,找回真實的存在價值。堅守著清貧思想,減低物慾。七重山的作者隱居的又主教修士湯馬斯.莫頓說:所有生命體,倘若活得越簡單越自然,就越肖似上帝。
本書作者語重心長地帶著批判性說:
『當代心理學認為一個人不能妥善處理人際關係,必然是渴望親密關係而不可得的人;而生物學也認為人是合群的動物,游離於群體邊緣的份子,容易被淘汰。這兩種觀念使現代人害怕孤獨,視孤獨為畏途,卻又不能在世俗中找到生命的意義,只好惶惶度日。』
二十一世紀初即飽受經濟危機及環保警訊壓力的當代人,更有一種重新拾回靈性生活的需要。而合理的靈修文化是對物化人性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反撲。隱士不被物慾支使,享受自性光明的孤獨,專注於釐清自己、建立的自足而身心安頓的世界。這種平靜永恆的生活價值,有心有為者也可以奉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