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和拾貳參年上海派遣軍從軍記念銀幣 - 征支記念

2010032510:00




 昭和拾貳三年日本上海派遣軍從軍“征支記念”壹圓銀幣,在市面上極少。幾年來在網路拍賣幾無出現。依據目前對此銀幣研究的權威文章,出自 郭泉 (南京大屠殺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 郭泉。以下摘略郭泉先生的文字,作為此銀幣之背景介紹。
(前略) 發現經過:
2005年8月,連雲港愛國反日人士呂輝先生在安徽歙縣附近山區發現後用10元購得,並贈送給郭泉,供其研究八一三(上海)日本侵華事件和南京大屠殺史。
該幣情況:
該枚錢幣品相完好。
該枚錢幣採用鑄造製成。
從質地、手感和重量上看,應屬銀製品。
該幣重22克,直徑4釐米,厚度0.2釐米,均與中華民國的流通幣(孫像船洋)完全一致。正面圖案為一艘雙帆海船(仿孫像船洋),左右兩側鑄有楷體漢字“壹圓”字樣。背面圖案則充滿了侵略氣焰,軍刀和步槍呈“X”形狀交叉排列,交叉部位的上方是一個日軍鋼盔,圖案右邊有“征支”二字,左邊有“記念”二字,幣的上半弧鑄有“昭和拾貳三年”,下半弧則有“上海派遣軍從軍”字樣。均為隸書繁體漢字。
以上所引文字,即是介紹此銀圓的外觀。銀圓上有"昭和拾貳三年",即昭和拾貳年和拾三年的合稱 (1937年和1938年)。在1937年8月13日,日本“上海派遣軍”藉口8月9日時有日本官兵2人在上海虹橋軍用機場被擊斃一事端,出動大批海陸軍和飛機進攻上海,就是中國現代史上日軍一手製造的“八一三”事變。在1937年和1938年,日本為記念其 " 侵略 " ,鑄造並發行了多個版本的“征支記念”幣。但在1945年日本投降後為消滅侵華罪證於是收回並銷毀了“征支記念”幣,所以存世量稀少。

 這是說此銀圓罕見,在我發現此銀圓時,與郭先生所寫文章已隔五年,由於古董錢幣仿造非常猖狂,或許這一兩年有逐漸多見的情形,這一來就要小心求證,只要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市面上所見就有可能是仿冒品。不過至目前為止,還不算多見。郭先生文章裡還列出他所見此幣的統計說明。
1、2002年3月南京(正面為雙桅船和壹圓。反面為“征支記念”)
2、2003年8月洛陽(同1)
3、2003年8月珠海(正面是孫文頭像,中華民國開國紀念幣。反面為“征支記念”)
4、2003年11月成都(正面是袁世凱頭像,民國三年。反面為“征支記念”)
5、2005年5月廈門(正面為嘉禾圖案和壹圓。反面為“征支記念”)
6、2005年6月重慶(同1)
7、2005年6月濟南(同1)
8、2005年7月武漢(同1)
9、2005年7月錦州(同1)
10、2005年12月南京(同1)
郭泉對該幣的各版本的研究:已知有關“日本征服支那”的紀念幣有三大種,其中:
1937年前發行一種,即:“昭和六年至九年事變從軍記章”,為日本天皇頒發的軍功章,頒發的對象是參加1931-1934年間侵華的日本陸海軍人員。
1937年後發行的有關“日本征服支那”的紀念幣有兩大種:1、“支那事變從軍記章”,為日本“賞勳局”發給其侵華日軍的軍功章;2、“上海派遣軍從軍征支紀念”硬幣,為日本軍方特製的慰問幣(或稱賞錢),發給那些於1937-1938年間參加“上海派遣軍”的日軍官兵。

 根據前文後一段的說明,那時從台灣派遣到上海的台藉日兵或軍伕,也許會有這枚銀幣,但在台灣卻幾無發現,這情形恐怕要由郵幣社的專家來回答了。可惜我到牯嶺街之郵幣社詢問此幣之情形,不僅不願多說,態度踞傲且還說這種銀幣沒有價值,其中有一家老闆且說不知有此銀幣但可以拿去給他,願用一千元收買。問了三家後,對這些銀幣社的生意人,心生畏懼及嫌惡,也就不想再詢這銀幣的究竟。當然,我對這銀幣純粹是好奇,從舊物品去查看歷史本是樂趣,但也因此領略了銀幣收藏之莫測高深的困惑,切莫輕易涉入此愛好,因為真假莫辨,若花大錢買經驗,實在是不值得的。
 至於我意外於網拍購得之錢幣的真偽如何?有空我也繼續探究,但對於造假幣之人,覺得行徑可恥,因此幣可說是日本侵華的罪證,現造假幣者多為中國的古玩商,連這種國恥之物都要偽造,真是可鄙無恥至極。


  •   老麥 於 2024-04-20 22:32 2F
  • 很棒的文章 感謝分享 對於那些高傲的幣商 且一笑置之即可 
  •    (悄悄話) 1F
  • <悄悄話留言,不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