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錦揚先生的小說《花鼓歌》

2009042610:00

這本1960年(民國49年)台北新陸書局出版的《花鼓歌》是 黎錦揚 先生《花鼓歌》最早的中文譯本,由石衍長翻譯, 石衍長也譯著以下圖書.
■綱琴及其保養/石衍長/. 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徐氏基金會出版/.
■英文商業文書/ 石衍長, , 衍長. 英文商業書信/ 石衍長, 63,
英國文學史, 文源.1961年
理則學, 新陸書局.1960年
科學遊戲與活動. 石衍長著 初版 台北市:廣文, 民65
根據此書內容,好萊塢環球影業公司在1961年拍成電影,搬上銀幕。
《花鼓歌》是 黎錦揚 先生在美國所發表的第一部小說。小說出版後不久就被編寫成音樂歌舞劇Flower Drum Song在紐約演出。C.Y.Le 的名字也因而在美國顯著成名。
他是湖南湘潭人,1941年畢業於西南聯大,隨即隻身移民美國。1945年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修比較文學,後轉至耶魯大學攻讀三年戲劇課程,1947年取得碩士學位。第一部英文小說《花鼓歌》(Flower Drum Song)一出版即榮登『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並於1957年被改編為舞台劇在百老匯等地上演(音樂劇黃金拍檔R&H羅傑斯與漢默斯坦製作),並巡迴歐美各大城市演出,深受歡迎。在倫敦演出時,曾與瑪格麗特公主見面寒喧,並致贈該書一本。由於故事背景為舊金山市,他榮獲舊金山市市長贈送「市鑰」,並宣布了該市的《花鼓歌》日。1961年《花鼓歌》被環球電影公司搬上銀幕,在全球賣座奇佳,他成為蜚聲國際的小說家。另《天之一角》也由台灣中國電視公司改編成連續劇「怒江春暖」。除了寫小說外,還替著名的「紐約客」(New Yorker)等雜誌撰寫文章或遊記。1989年,波士頓大學在莫迦紀念圖書館為其成立了『黎錦揚文庫』。 黎錦揚 先生是二次世界戰後最早一位以英語撰寫中國人題材,並成功打入歐美社會,享譽西方文壇的華人作家先驅。他繼三十年代 林語堂 先生之後登上美國暢銷書排行榜的第二位華人作家,且是以小說作品列名的第一位。

黎錦揚的作品:
《花鼓歌》、《天涯淪落人》、《馬跛子與新社會》、《堂門》、《天之一角》、《賽金花》、《處女市》、《金山》、《旗袍姑娘》、《中國外傳》、《太平天國》、《憤怒之門》。
● 導 讀
《花鼓歌》深刻描繪了中西文化的激盪、新舊兩代的衝突,而且把它們很好地結合在引人入勝、具有鮮明的人物個性和多彩的背景的小說中。經作者長期在華人社會的觀察所得,通過他的小說藝術自然呈現了書中維妙維肖的人物。除了精準地掌握到人物性格,編織出引人入勝的情節外,《花鼓歌》也突破了西方人對中國人的錯誤印象,讓西方人更深刻了解中國人進而了解東西文化的不同。尤其是透過中國「花鼓歌」民俗歌舞,充分表現出中國藝術的精美一面。
黎錦揚 先生以個人的經歷和體會,濃厚的中國風格筆鋒,深刻的文化內涵,征服了英語世界的讀者也為他帶來了名揚西方文壇的機會,同時也給其後以英語寫作的華裔作家帶來意義深遠的影響。
《花鼓歌》的背景設在1950年代末期美國舊金山的中國城。
王季言,一個觀念守舊,與美國社會格格不入的傳統中國老人,總是沉湎於懷舊之中,使他顯得固執傲慢。雖置身於舊金山唐人街,卻擺脫不掉中華民族幾千年舊包袱文化,拒絕承認西方世界環境的變化,也拒絕與西方世界的文化價值溝通融合。
  王達,一位面對美國文化的青年,既要順從那位依然穿長袍馬褂觀念保守的父親;又要適應美國加州大學醫學院的環境文化,和現實妥協以快速融入美國社會,追求自己的愛情生活和事業,因而陷入極其困難而又痛苦的窘境。
一位能說能演的李老頭,帶著活潑動人、歌舞俱佳的女兒李梅來到舊金山謀生,卻陰錯陽差地認識了王達,並應聘進入古板老爺之宅為傭。李梅一看到王達就有好感,但王達卻是心有別屬。
書中情節寫實合理,人物心理刻畫深入,尤其是大量的對話,自然如實表現了相關人物的觀念和行為,沒有誇大的描寫。最後,一件鬧得滿宅風雨的家傳鍍金時鐘栽贓事件,清楚揭露了人性自私自利的本質;當真相大白時,故事也有個溫馨的結局。

● 關於歌舞劇《花鼓歌》
《花鼓歌》是音樂劇黃金拍檔R&H理查.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將背景設在1950年代末期美國舊金山中國城的創作。理查.羅傑斯和奧斯卡.漢默斯坦二世每當有新作推出每每造成轟動。他們攜手推出的作品都注重文辭、文學與音樂架構的修養,更重文字、音樂的襯合,劇作中充滿甜美動人的美妙旋律。理查.羅傑斯原與另一位名家羅倫茲.哈特創作了Jumbo、《酒綠花紅》(Pal Joey) 等劇,後來哈特去世後與方與漢默斯坦開創其雄霸百老匯近二十年的音樂劇黃金時期,寫出諸如《奧克拉荷馬!》、《南太平洋》、《國王與王》、與《真善美》經典名作,作品亦每每被改拍成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