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宗教之心物合一論 草稿01

2009052010:00

到了二十一世紀,唯心創造論唯物進化論一樣不能充分說服人們,形而上的精神層面,成了玄妙難以理解的領域,而物質基礎雖轉眼消長,卻是唯一能夠掌握行事的一面。科學與信仰的鴻溝不能就此隔絕,還必需有密切的對話,即使難以融合,但人們試圖相輔相成,一則達到平衡,一則順利發展,用以安頓身心,如此,生命的孤寂得以慰藉,現世逐日衰逝時免於極度失望墮落。

關於生命存在之源的探討,人們以想像力超越所在的經驗世界,以邏輯推理論證神或聖言(道,LOGOS)的實存,仍不能有效驗證,解決神或上帝之名相的問題。惟有以生命實踐的積極入世態度,心物兩不偏廢,體用週全,才能突破個體生命的局限,以期意義的延伸,從短暫的小我發展為永續的大我。

柏格森的創造進化論之生命哲學,是為心物合一論的濫觴,是純粹的理論,雖然帶給科學與宗教的影響至鉅,但在社會文化的未來發展上,畢竟缺乏具體的方法,況且高蹈深邃,窮理而未能究竟,於學說中探索而不能應用在後現代社會物化心靈的治療與癒合,於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已遭漠視。科技脫韁發展下,唯物論遍佈塵囂,人心世道日漸趨下,少數人懼怖生命虛誕,反而走向絕對唯心,身在物質昌明之時,難斷習慣科技產品消費文化,即使有志於匡正世道找回人心,陷溺於所處環境的包圍,已不是棄世學道的單純問題。心物合一不只是唯心與唯物之間的中庸之道,是精神為體物質為用的總合運變,或可以採用破除迷思及障礙。

後現代新世紀,人們無時無刻不在提醒潛能的重要,激發潛能因應繁複的生命生活,已是不容忽視的處世為人生存之道,藉喚醒內在能量,結合物質運作的效益,符合科學文明的教化。對於潛能之論,歷來多矣,而中西傳統差別甚大,人之潛能先天而有的說法,則不分古今中外皆有相似雷同的定義,無非是來自具備位格的有神論 - 創造者 - ,以及不定主神和自然流出說等等信仰,潛能不證自存隱藏於本性中,名相不一,但本質則指涉同一性質者。佛教曰阿賴耶,道教曰心性,基督宗教曰靈魂。名相異而實質一。

由於先天不證而存的形而上能量,很難以語言界說詮釋。不是科學所能度量,也不因此否定其實存,若全盤否定則不必談生命云云爾,蓋一切探討都無意義了。心理學對於潛能的存在無庸置疑,而心理學的學術也不是科學普遍方式所能界說,不能證明的也不能認定不存在,此為常理。這裡也不以各文化特徵而界定潛能是什麼?維持其自存自證的物自體,從科學宗教上取樣,試作次第論證,希冀藉此釐清心物合一論的脈絡以及二十一世紀後現代現象之科學宗教的觀念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