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與宗教之心物合一論 草稿05

2009052610:00

關於以心理學觀點切入 – 科學與宗教之心物合一論的研究資料

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之曠世著作:

《關於宗教經驗之種種》之閱讀

作者 William James , 1842-1910 簡介︰

  本書作者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 1842-1910)眾所週知美國心理學之父,及實用主義哲學家。1875年,建立美國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他是「美國心靈學研究會」(1885年成立)的主要創立者,1904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06年當選為國家科學院院士。

他終其一生都在探討超個人的心理現象與超心理學,認為人的精神生活不能僅以生物學概念加以解釋,也可透過某些現象來領會某種「超性價值」;並強調人的意識只有一部分被充分利用,尚有廣大的潛能等待開發。他曾參與類似禪坐的靜坐活動,表示靜坐是一種喚起深度意志力的方法,可以增加個人的活力與生命力,也做靈媒的實證研究。此外,他橫跨哲學、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界,對超意識的自動書寫很感興趣,曾大量收集案例,發現青少年最能藉此表達內心的糾葛與人格之衝突,他還注意到自動書寫有時能解開罪犯的犯罪癥結 - 但並非人人都能自動書寫,還須透過催眠或其他方法。有趣的是,新時代大師<<賽斯書>>的作者珍.羅伯茲(Jane Roberts)曾收到過威廉死後的信息,並透過珍的自動書寫出版<<一位美國作家的死後生存:《威廉.詹姆斯的世界觀》(The Afterdeath Journal of an American Philosopher,1978)一書,此書除具有深度評論外,並兼論美國歷史、心靈學、心理學與民主方面的問題。

主要著有《心理學原理》(1890)、《對教師講心理學和對學生講生活理想》(1899)、《實用主義》(1907)、《多元的宇宙》(1909)、《真理的意義》(1909)。

《關於宗教經驗之種種》之內容重點:

威廉.詹姆斯的《關於宗教經驗之種種》自1902年出版以來,立即登上暢銷書榜。華特.克拉克(Walter H. Clark)在<<今日心理學>>(Psychology Today)中提到:「它是宗教心理學領域最著名的一本書,或許也將成為二十世紀宗教論著中最有影響力的一本書。

  作者藉著對許多宗教經驗主題的探討,如皈依、悔改、冥契主義等等,並以許多思想家-如伏爾泰、惠特曼、愛默生、路德等人-的宗教經驗為例,本書作者主張構成宗教生活內涵的並不是宗教教義,而是個人的宗教經驗。William James發現:許多擁有宗教冥契經驗的人都具有精神病態(病態心靈)體質,擁有較深廣的潛意識域界。這種病態的特質成為尋求或完成宗教經驗的重要媒介,是冥契主義的根源。由於潛意識的存在為心理學科學所承認,因而它不僅是宗教對外的溝通管道,也是宗教內部個人與神的聯繫媒介,更是個人修道證悟的孕育場所。人類的意識只有很少一部分為人們所利用;因為除了清晰意識之外,還有一個比意識範圍更廣大的下意識尚待開發;他提到像東方宗教提倡的修行方式 - 禪坐,就是一種喚起潛能的方法,可以增加個人的生命力。

在這本書中研討的主要內容雖然是「位先於神學」的個人宗教經驗,但他並不否認宗教組織與教義神學的存在價值。在此書的論述過程中,作者放棄對神學問題的討論,而對宗教經驗的判斷採取實用主義觀點,著重在宗教對人類生活的實用效果。其研究目的便是要讓宗教的冥契經驗從種種臆想幻覺的誤解抽取出來,使之轉化成為深具意義的內在價值。其中,神經學的「潛意識」,始終都是宗教與心理學對話的重要溝通路徑。

  本書的研究方法以採用同理心的描述以及詮釋學的分析為主調,大量引用種種宗教經驗者的傳記文本作為立論依據,讓具有宗教經驗者自己作見證,並且試圖駁斥以理性論證來討論冥契主義經驗的可能性。

本書是他應聘英國愛丁堡大學邀約所作的講座。共二十講:

第一講 宗教與神經學

開章說明這本書的研究是在心理學領域展開的。其次說明從神經學與生理的角度無法確定宗教的價值。

第二講 圈定本書命題的範圍

  討論關於宗教定義上的問題,井將本書的研究圈定在”個人宗教經驗 "的範圍裡。宗教分為制度的宗教和個人的宗教。他認為:宗教是人對於人生的整體反應。個人的宗教是指在信仰和情感上表現強烈的個人宗教經驗。

宗教情操( religious sentiment )不是某一種單一的宗教心理,而是一個情緒團。

第三講 實有無形者

  作者對神的性質作這樣的界定:神是被認為在存在和全能方面是第一首要的。神就是原初的真理。以” 有物在旁的感覺 ”正是信心的源泉。來說明宗教信仰對象的實存。透過探討宗教信仰在心理方面的特點,說明宗教對象的實有。

第四、五講 健全心態的宗教

  討論對世界持樂觀態度之所謂” 一度降生者“ 的宗教經驗。

第六、七講 病態心靈

  討論分裂或病態人格的統一問題。宗教天才比起其它天才,或許更容易罹患病態的心理疾病。因為這種病態心靈患者有常人所沒有的廣大潛意識,所以能領受到一般人無從體會的宗教經驗。這種個人精神層面上的宗教經驗價值,不能簡單地以醫學唯物論者的觀點否定下,混淆的把心理狀態和身體病痛的名目相等同。

病態心靈所關注的惡,並非自然方面可補救的惡,而是一種根本性的必須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才能補救的惡。

  病態心靈的生存體驗要求一種與死亡無關的生活,一種永遠長存的幸福。- 永恆的快樂。實際上是在要求一種超越自然福利的救贖。對於世界之惡與苦難的清醒,要求對惡的苦難意義作出說明,只有苦難獲得了一種與神聖領域相連的本質。人生對於所謂病態心靈者方才有了希望和意義。作者稱這類人為” 二度降生的人”而不具此特質的人(可名之為”一度降生的人”),對相同情況則是樂觀態度,卻往往對這樣的心理情緒者採取一種反宗教的不寛容觀點,排斥”二度降生的人”之觀念與行為。宗教雖不是解決一切苦難的手段,但對於根本性的世界之惡,人只有在信仰中默默承擔才是唯一的出路。

第八講 分裂的自我及它的統一過程

第九講 皈依

  討論”漸進型的皈依(漸悟) ”問題。

第十講 皈依(續)

  討論”頃刻皈依(頓悟)”以及皈依與潛意識的關係之問題。

第十一、十二、十三講 聖徒性質

  研究聖徒的特徵

第十四、十五講 聖徒性質的價值

  研究聖徒的價值

第十六、十七講 冥契主義

  探討宗教冥契主義問題。

第十八講 哲學

  探討理性與情感、哲學與宗教的關係問題。

第十九講 其他特性

  探討宗教的美感、犧牲、懺悔、祈禱等問題。

第二十講 結論

后記  著重對本書的哲學立場、基本觀點,并表述作者本人的信仰觀。

 

  這本書雖然討論嚴肅的宗教哲學,但書中分析了大量的個體傳記資料,生動而引人入勝,帶有極為濃厚報導文學的趣味,相當具有可讀性。閱讀者或以宗教研究觀點細讀此書,無論個人有沒有宗教經驗或信仰,這本書雖已出版了近一世紀,現今或未來仍然可以提供不同的視野以及豐富的啟發。